一連三日強攻,總算占下那石堡城前的羊腸小道。
石堡城上方,點燃了第三道狼煙。
吐蕃前帳內(nèi)。
恩蘭·達扎路恭正在用小刀割肉。
報令兵氣喘吁吁撞開帳簾。
“尚倫!石堡城點第三道狼煙了!”
恩蘭·達扎路恭好似沒有聽見似的,繼續(xù)用著晚食。
“多吉。”
多吉將手上的油漬在那傳令兵身上抹了個干凈。
日落斜陽,適合夜襲。
號角聲響起,鼓聲緊隨其后。
狹窄的隘口。
唐軍前軍是長盾手,持八尺高的彭排(盾),遮擋對方?jīng)_陣與箭矢。
后排為陌刀隊,刀刃朝上斜舉,形成密不透風的“刀墻”,專門砍削馬腿、劈碎盔甲。
其后方配有弩手與弓手,高仰角準備拋射箭雨。
一桿赤色大纛立在中軍。
左側(cè)沈潮生麾下五百輕騎按轡待命。
崔副將率領(lǐng)五百騎與沈潮生并排。
右側(cè)是赤水軍三千重騎與一萬輕騎。
“放!”
兩方人馬似有默契一般,同時射出箭雨。
號角聲,鼓聲,慘叫聲,喊殺聲交織在一起。
夜色昏暗。
戰(zhàn)場前沿,沖的快的吐蕃士卒踩入陷馬坑,被坑底拒馬樁刺穿的悶響此起彼伏。
幾波箭雨過后,那沖鋒的吐蕃士卒踏著同伴尸體,手持彎刀狠狠鑿在彭排之上。
彎刀劈在彭排上濺出火星,前排唐軍陌刀手將敵人連人帶甲劈翻,尸身卻被后方推擠著成為“肉盾”。
上了戰(zhàn)場的士卒,大多會先害怕。
然后是平靜。
等刀劍劈砍在對方或者自己身上,那做為人類的理智便全都不見了。
剩下的,只有藏在身軀內(nèi)的求活本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