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潮生一一翻看面前的文書,大多數(shù)都被李光弼做了標記,只需等自己核實一番,基本上沒什么差錯。
直到翻到《糧數(shù)簿》。
“屯田收糧共26萬石?!?/p>
在其旁邊,是一張朱色貼條。
沈潮生看向正在忙著收拾的李光弼問道:“李兵馬使,這是?”
李光弼放下手中文書,抱拳回道:“回節(jié)帥,這是需要額外填補的分量。已經(jīng)補上了,沈節(jié)帥無需在意?!?/p>
“額外填補?什么意思?”沈潮生只覺莫名其妙。只聽說過當官往自己腰包里塞的,這怎么還需要節(jié)度使往里面填的。
“回節(jié)帥,河西道除了屯兵戍邊,額外還有屯田之責。王公上任前,陰氏控制石羊河上游水壩,只因下方百姓不交孝敬,便肆意斷水。連帶著軍屯一傾之地盡數(shù)絕收,后來陰氏將這缺損補上了?!?/p>
或許是見慣了這般場景,李光弼的聲音沒有絲毫起伏,像是在陳述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。
一傾便是百畝田,軍屯都敢如此毀壞,那百姓豈不是更嚴重些……
“那百姓又有多少絕收?”沈潮生詢問出聲。
“回稟節(jié)帥,沒有仔細丈量過,但八九傾總歸是有的……”
“難怪……難怪……”
沈潮生忽然想起之前去往安西都護府時,那路邊賣兒賣女的老婦。
只怕那些,都是家中被斷流絕收的人家。
“武威陰氏!”
沈潮生心中已有計較,倒不是因為要替誰出頭,而是如今河西道是自家地盤,總歸見不得有掣肘。
更何況,沈潮生早就對這些世家看不順眼。
這個自隋朝便已經(jīng)存在的陰氏,雖未進“五姓七望”,可在這河西道分量十足。
土地兼并,本就是封建王朝的頑癬,如今敢截斷水源,往后戰(zhàn)亂四起,干出什么都不奇怪。
只怕這陰氏想要那些孝敬是假。
趁著沒人管,人為造成饑荒,低價買走百姓手中田地是真。農(nóng)戶失去田地,便只能賣身給武威陰氏為奴。
地要賤收,人如牲畜。
只是斷掉水源,便能讓這些勤苦勞作一輩子的人當上奴隸。
“武威陰氏,好算計!”
沈潮生突然問道:“七軍三捉守中,有多少人與武威陰氏有舊?”
李光弼愣了片刻,恭敬回道:“回稟節(jié)帥,末將不知……王公當初換了一批,只不過武威陰氏扎根極深,輕易動不得……”
“動不得?兩年前,市籍要上貢我動不得,入了軍伍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