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這一切發(fā)生在普通人身上,就足以讓人震驚。
天賦。
他看重尚揚,確實是因為尚揚有天賦,有些人生下來嗓子就好、有些人生下來跑的就快、有些人生下來長得就比別人漂亮,這都是天賦,后天固然能培養(yǎng)出一些,但有些基礎特質是伴隨人一輩子的。
當然,除此之外,更讓他看重的還有別的因素。
尚揚清了清嗓子,隨后正色道:“首先,我想問簽約俱樂部,每個月的收益大概是多少,我未來,一年、三年之內(nèi)我能達成什么樣的成就?”
不善于拐彎抹角,直接點題。
“最少的收益是,每個月工資一萬,正常比賽勝利有一千塊,失敗是三百,比賽標準為最低每三天一次,除此之外還有月賽、季賽、年賽等等,目前俱樂部里收入最低的選手每年收入在二十萬以上…”
聽到這個數(shù)字,尚揚心里一沉。
并不是他急功近利,而是當下就連未成年小孩都能說出一句:這個社會太浮躁了。
是真的浮躁。
好似突然之間:金錢就是衡量一切的基準。
姓馬的那家伙,人人都喊爸爸,姓王的那家伙,男人都喊老公。
有錢,能讓人揚眉吐氣,挺直腰桿,登姥姥家門更不會被人指指點點。
每年二十幾萬,對于這種高風險職業(yè)而言不多。
“最高,無上限!”
葛總好像看出他的心理活動,笑著又補充道:“當下已經(jīng)沒有任何一種職業(yè)是單一存在,都在伴隨多元化發(fā)展,我可以先給你講拳場內(nèi)部,最簡單的說,贏了比賽還有觀眾的捧場,送花環(huán),不貴,一千塊一條,那天你看到的熊哥是拳場內(nèi)最吸金的選手,春季賽贏得那天晚上,他一共收到一百七十條花環(huán)…”
十幾萬?
尚揚心里顫了顫。
繼續(xù)認真的聽。
“這是內(nèi)部最簡單的獲利方式,還有其他的,就像張愛玲所說的:出名要趁早,只要人有名了,不是你去謀利,而是利來找你,拳場門口停的那輛路虎就是熊哥的座駕,他除了在拳場打拳,去外地的出場費在一萬起步,最高五萬,而俱樂部對人員的時間要求并不多,如果你能出名,能被觀眾喜愛,每個月賺多少,我無法給與確定數(shù)字”
尚揚不會打無準備之仗。
他在給吳中打電話的時候,回臨水的路上,就查了拳手兩個字,得出的都是當下活躍在舞臺上的著名拳手,像泰森等人不用提,而是國內(nèi)的,成了拳王之后,確實參加很多活動,甚至還參加綜藝節(jié)目,拍電影等等…
這是情況好的!
也有不好的,比如被人打成終身無法逆轉的傷害。
他知道自己現(xiàn)在沒有本錢,更沒有靠譜的機會,想要做別的不大現(xiàn)實。
擺在眼前的是唯一一次,可以用自己身體換來財富積累的途徑,如果可以順順利利積累兩年,手里至少有幾十萬,屆時如果再做別的,也有一定底氣。
葛總看著他思考,沒有出言打擾,只是不緊不慢的端起茶杯,飲了一口綠茶。
事實上,這還是他。